千絲情
雖然已經過了三年,但是往事刻骨銘心, 永遠也忘不了那觸目驚心的一幕幕。
2004年一個風光明媚六月的早晨, 我們在醫生的診所聆聽檢驗報告。在這個之前, 說:” Hope for the Best, Prepare for the Worse”問題是我還不知道該做什麼準備?我們結婚32年以來,先生從未生過病, 他從未看過醫生.醫生先把他叫進去, 15分鐘後把我也叫進去,他很明確的宣佈,”癌症末期, 雖然您從未抽過煙, 但很不幸的, 你罹患了非小型肺癌,肺腺癌”.我腦子裏一片空白, 也不知該如何發問。醫生 走出醫院,先生拿了我手上的汽車鑰匙,他十分鎮定輕鬆開著車,
在車裏,我說; ”醫生好殘忍,兩三句話就宣佈了死刑.”他說:”No, 沒有人可以宣佈我的死刑.”他的勇敢,我們決定走上抗癌的路。 雖然陌生,雖然多麼不願意,但是我們準備上路,一路上跌跌撞撞 ,癌症改變了我們的作息,癌症改變了我們的人生規劃 ,但是我們從頭到尾都很樂觀很認真的修習這門課程。 我們買了很多和肺癌有關的書,每天上網去查看新出爐的醫藥資訊,
我買了三個大的卷宗夾 ,第一個放入每一次檢驗的報告,每抽一次血,作一次MRI,X光或超音波….各種檢查我都會要一份報告留底 。第二個夾子是醫生治療的計劃 ,每一種針劑的說明及可能的副作用,有些檢查需禁食 ,哪些不用禁食,甚至醫生手寫的小便條紙,我都把它存著備忘。第三個卷夾是存放保險公司的收據 , 從開始治療,幾乎每天都會收到保險公司寄來的單據,有時看了很煩, 可是若是不拆,幾天就一大堆,也不知哪一封是先到要先處理?所以我從第一張來信開始,我一收到就寫上收到的日期, , 處理過了,就用紅筆作記號。並打洞放入夾內,每星期找個時間核對一下 一路上和醫院和保險公司有好多次來往的書信還存電腦。 , 兩本電話簿那麼厚。經常在先生熟睡後,我挑燈夜戰作功課。這第三個卷夾最厚 我以前念書時也沒有這樣認真 , 用功。常常和先生共勉,我們在苦修癌博士學位.像所有學生一樣,我們不但各有電腦,我倆一人一本記事本,
他是工程師他的那本都是數字 ,從第一天開始,每天的體溫,體重,詳詳細細。我的是瀝血的心路歷程,好幾萬字 .我們的確是走得好辛苦 , 但我們從未淚眼相望,有時,他還會說癌症選上他,是知道他身體底子好 , 耐力夠可以經得起折磨,而我可以有這些經驗去防癌協會作義工。因為他的堅強,真讓我以為我們得以 ”與癌共存”,常常也在”苦中作樂 ”.雖然在開始作化療時,就有掉頭髮的心理準備.但沒想到掉頭髮是這
樣無情。一大撮 ,一大把的掉,都不敢去觸摸頭。有一天。我看到他洗完澡,光著身子,就忙著撿拾頭髮,用衛生紙包起丟掉, :”白頭髮比較強壯,都不會掉,掉的都是黑黑的呢!”一付無所謂的樣子。頭擦乾之後,怕我看到卻被我看到了。他還笑著說 就戴上棒球帽 ,現在回想起來還心痛不已。作完作療後,兩三個月後,他頭髮慢慢長出來,我還高興他頭髮長得快, ,但沒想到癌同時也茁壯地在長。又黑又亮好柔美的髮絲 並擴散到腦部 . 接著作放射治療.美麗的頭髮又紛紛像秋葉離枝, 掉落了。這時他已經衰弱的躺在病床上,沒法子幽默自己。
沒法子撥弄自已的頭髮了。我看到病枕上絲絲縷縷的髮絲, ,這時看到一個很可愛的圓盒子,是一付無力感,真不知道該作怎樣的努力。 夜深人靜在醫院的長廊一趟一趟來回的走, 心中的痛苦像石頭梗住無法呼吸 給病人檢體採檢樣用的 .盒子是透明塑膠, 蓋子是天藍色的.我向護士要了一個, 回病房,默默地把枕頭上的頭髮一根根收進盒子裏。不久我裝滿了一整盒的頭髮了 .但先生沒有再醒過來,也沒有和我道別說再見。喪禮之後,我學習新生活,孤單但不寂寞,傷心但不絕望,因為有這
盒頭髮,我知道他永遠存在,我到哪裏 ,他就到哪裏。從此之後,這髮盒不離身。我們去了好多地方 .我也帶他回去日本神戶他的家鄉, 在門前的樹梢放了一根頭髮,去了神社掛了條籤也放了一根頭髮, 像以前一樣我們喜歡旅行,只要我覺得美的地方, .我常常對他訴說心裏的話, 像以前一樣, 他總是那麼耐心微笑聆聽著。我一定取出一根頭髮,隨風飛飄。 我們的第一個孫女在他去世後兩個月出生,他無緣見到可愛的孫女, 所以我每次去看孫女,都會拍一張孫女和髮盒的照片。 他一定很欣慰孫女的快樂成長。家庭的重要活動,餐會, 我一定會帶他參與。我一個人長途開車,就把他放在旁邊座位上, 搭飛機時就放在口袋一起綁住安全帶 悠悠人生路,行行復行行,路長情更長,千絲伴我行。
Monday, July 27, 2015
這篇"千絲情"曾刊登在美國防癌協會 2008年的年刊上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